蜀国消亡后孟获怎样了(蜀汉消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

百科 2023-04-08 14:48:40 浏览
蜀国消亡后孟获怎样了(蜀汉消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兵如神,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七擒七纵”南王孟获,使得他心悦诚服,发誓从此效忠蜀汉,不再犯上作乱,成为脍炙人口的传说。

那又为什么在公元263年,曹魏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时,蜀汉面临着生死存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又去哪里了?为何不见他来救援蜀汉?今天百味就给朋友们答疑解惑:

百味首先给大家简单讲述一下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第一次擒纵 :诸葛亮和孟获两军对垒,计诱孟获进入九曲盘岭,然后用陷马坑将其活捉;

第二次擒纵 :孟获在泸水对岸安营扎寨,准备与诸葛亮打持久战,结果他手下阿会喃和董荼纳反叛,将其五花大绑送至诸葛亮营帐;

第三次擒纵 :孟获想使用里应外合之计火攻蜀军,派其弟孟优前去给诸葛亮赔罪,被诸葛亮识破。

孟获乘坐小船逃命,又被马岱把船掀翻,孟获落入水中被擒;

第四次擒纵 :孟获去银坑山搬救兵与诸葛亮再战,交战中不幸掉入蜀军事先挖好的陷马坑中被擒;

第五次擒纵 :孟获和弟弟孟优一起去投奔秃龙洞主朵思大王。

朵思大王想凭借四大恶泉:哑泉、黑泉、灭泉、软泉和有毒的瘴气,使诸葛亮全军覆没,不料被孟获的哥哥孟节所救。

后来银冶洞的洞主杨锋把孟获兄弟二人和朵思大王擒获,献于诸葛亮;

第六次擒纵 :孟获被诸葛亮放回银坑山,在祝螎夫人的帮助下,重新与诸葛亮再战。

后来朵思大王被马岱斩杀,木鹿大王也被诸葛亮所打败。

孟获假意投降,想行刺诸葛亮,被诸葛亮识破诡计,孟获在诸葛亮大帐中再次被擒;

第七次擒纵 :诸葛亮把木鹿大王的徒弟兀突骨的藤甲军诱入盘蛇谷,之后火烧藤甲军,大败兀突骨,诱使孟获进兵盘蛇谷,孟获再次被擒。

朋友们,孟获在诸葛亮面前,如同一个十多岁的叛逆孩童,被诸葛亮一个巴掌一个甜枣,是抓了放、放了又抓,最后“七擒七纵”折服孟获,也降伏了整个南中地区,使得南中地区在五十年内,再无反叛之心。

诸葛亮还传授他们蜀汉最先进的耕种技术,恩威并施的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南中地区的老百姓对诸葛亮是感激涕零,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在当地民间仍保持着对诸葛亮高度的崇拜,称呼诸葛亮为“阿公阿祖”。

而且家家都供奉着“武侯神龛”,甚至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称诸葛亮为“阿爹”。

就连在中缅边境一带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随处可见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武侯庙”、“孔明城”等建筑。

可是,那么问题来了,就在蜀汉被曹魏灭亡的生死关头,孟获又去哪里了?为什么不率领大军前来支援呢?

难道是孟获言而无信?答案当然没有这么简单,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解一下:

其实也不是孟获见死不救,而是这其中有很多原因的。

其一:孟获或许早已不在人世 ;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地区是在公元225年。

百味再给大家推算一下:由于孟获生卒年无从查证,孟获当时是南中的首领,即便他再年轻,也应该有20多岁了吧。

等到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汉之际,前后相隔38年,孟获至少也得有60多岁了吧。

据易中天老师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曾经说到:三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6岁,原因就是因为受到连年征战的影响。

所以在三国时期,能活到60多岁的人已经是高龄了。

比如:曹睿35岁、周瑜36岁、曹丕40岁、刘备62岁、诸葛亮53岁、曹操66岁、孙权70岁,就属司马懿最厉害,身体棒棒活了73岁。

孟获

所以,当蜀汉灭亡的时候,孟获很可能就已经去世了,即使他没有去世,恐怕也是老态龙钟、有心无力了,也很难亲自领兵打仗,过来支援后主刘禅的。

所以,百味认为孟获没去救援蜀汉,一是他早已不再人世,二是可能他年老体衰,有心无力。

其二、等待孟获救援时间来不及 ;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孟获依然活着,而且宝刀未老、豪气千秋,那么即使他有心救援,从相隔距离和救援时间上来说,也是来不及的。

那么诸葛亮南征最远打到哪里呢?据历史记载:进攻滇池,并“南至盘江”。

百味也查看了一下地图,应该是打到了如今的云南玉溪一带。

还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最远打到了现在的缅甸地区。

诸葛亮追击孟获,最后到了“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的渡泸处,全程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诸葛亮大军到达孟获叛军老窝时,已经过了三四个月。所以说,不管诸葛亮打到哪里,估计最少也得大约300公里远左右。

百味再推论一下:假设从曹魏一开始出兵,刘禅就派人从成都传信给孟获,让他带兵救援成都。

而孟获接到救急信号后也同意出兵,那么他必定要进行一番出征的准备工作,包括征集兵源、筹措粮草等等,这也得需要一段时间吧。

出征时再从孟获地盘赶到成都,就算以最快的速度行军,至少也得三个月左右吧。

而曹魏大举进攻蜀汉是在公元263年的8~11月之间,后主刘禅采纳了谯周意见放弃南逃,最终向曹魏投降,至此蜀国宣告灭亡。

曹魏灭亡蜀汉政权只用了短短不到3个月时间,其速度非常之快。

所以不光是孟获,就连我们都心知肚明,孟获救援蜀汉,无论无何都是来不及的,这明显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三、南中孟获手中已无可用之兵 ;

大家都知道,当初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后,为了防止南中再发生大叛乱,采取了“南中不留兵”的治理策略。

诸葛亮将南中的精锐士兵以及老百姓全部都迁到蜀地,借以来削弱南中强壮的实力。

而这些被迁到蜀地的南中百姓,又被诸葛亮挑选出大多数青壮之人,组建成了一支威震中原的“无当飞军”。

而剩下的人则被诸葛亮分给当地大户家作为家丁,用以劳作或是维持当地的治安。

如此一来,诸葛亮既维持了南中地区的稳定,又为蜀汉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

所以,就算他们想要叛乱,也无法组建出军队。

因此,南中地区的精锐都被抽调一空,当蜀汉灭亡时,根本就组建不出来能打仗的部队,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四:后期的“南中”早已不服蜀汉政权,不受蜀汉统治 ;

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统治南中地区的手段,靠的就是笼络当地首领,让他们为自己效忠,因此蜀汉与南中的关系仅靠个别人来维系。

就算这些地方的首领,诚心诚意的臣服蜀汉,没有二心,但是当他们老去之后,没有了威望。

又或者是当他们去世之后,蜀汉与南中的关系纽带就断了。

所以,一旦这个关系纽带断掉,而蜀汉又没有及时笼络新的首领,那么南中与蜀汉之间的关系就会再度陷入僵局。

比如 :当曹魏大将邓艾偷袭阴平得手后,刘禅曾想逃往南中,此时大臣谯周就建议道:

“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偪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

意思就是说南中人所崇敬的对象,即诸葛亮,早已亡故,蜀汉现在都已自身难保,南中人也就无需再畏惧蜀汉的军事威胁。

而且蜀汉连年北伐,南中人一直又在负担着蜀汉北伐的兵赋,被榨干口袋的南中人,早已经怨声载道,迟早有一天还会反叛的。

南中各部还极有可能与曹魏形成联盟关系,到那时刘禅就会受到南中和曹魏两方面的夹击,腹背受敌,其后果会更惨。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禅这才打消了迁都南中的念头,最后才下定决心投降曹魏。

结语:

综上所述,南中全体人心,自始自终都未臣服于蜀汉政权,也没有义务去帮助蜀国,所以在蜀汉灭亡之际,又谈何奢望南王孟获来救援呢?他们没趁火打劫就已是万幸了!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