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书欣深夜发文劝粉丝别骂任务人员 “爹味追星”面前是什么心态

娱乐 2023-04-11 22:51:54 浏览
虞书欣深夜发文劝粉丝别骂任务人员

极目新闻评论员屈旌

4月11日凌晨,艺人虞书欣在微博上发长文,回应粉丝对自己工作人员的怨言,以及营业、物料等诉求,她表示:“知道大家是为我好,但我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不干活的工作人员不用大家来骂,我自己会开掉的。”

不太了解内娱生态的人,看到这篇长文,大概会觉得很意外,因为这俨然像是一篇对粉丝的工作汇报加情况说明。不但详细地解释了日常物料有限,她本人发得多,工作室就发得少,希望粉丝不要因此去攻击工作室,还苦口婆心地劝告说:“如果希望我一直这么开心快乐,就都互相理解一下吧。”

虞书欣(图源:微博)

这种开诚布公到有些低姿态的恳谈,确实也让人读出一丝“无可奈何”的意味。可以看出,对于粉丝攻击工作室同事这件事,艺人本人是感到很困扰的,但是粉丝打着的又是“为你好”的旗号,话又不能说得太重,只能努力地调和折中。这番操作,倒是让艺人本人涨了不少好感,很多网友夸她很真诚,行文清楚有逻辑,没有架子等等。但也有路人网友感到很惊讶,明星工作室怎么工作,为什么这样工作,都要事无巨细地跟粉丝交代清楚吗?这到底是粉丝还是爹妈?

但这在选秀艺人、流量艺人的圈子,已经是一种普遍生态。很多粉丝,尤其是当红小生、小花的“事业粉”,对明星的营业频率、外貌状态、穿衣打扮、举止谈吐,交友状况都“管”得非常严格,稍有不满,就会去攻击艺人的工作团队,骂他们“废物”“拿钱不干活”,仿佛是自己给人家发的工资,俨然以“老板”和“上帝”自居。这种过分强烈的控制欲,已经多次引发粉圈纷争,甚至发展为大规模的互撕谩骂。曾经看到过一些粉丝表示,追星哪有不骂艺人团队的,那些人不骂就不干活的……这种权力欲过度膨胀,对他人劳动毫无尊重的想法,在追星群体里却成为普遍现象,的确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虞书欣在微博发出的长文

这样的粉丝,即便明星再没架子,再开诚布公,也是很难取悦的。一来因为粉丝群体过于庞大,还有大量未成年人,想法太多,且有不少非常幼稚,道理再怎么讲,也是对牛弹琴;二来,有一部分粉丝追星就是为了发泄情绪,现实中没有什么话语权,在追星中却很容易仗着一句“我喜欢”,就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明星营业太少,会骂不积极;营业太多,会被骂不务正业;和粉丝距离太远,会被骂不亲和;和粉丝比较亲近,又会被骂“媚粉”……总之,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所以,现在很多明星选择了将社交平台变成广告发布平台,不再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而粉丝们继续一边感慨“内娱没有活人”,一边用各种扒料、断章取义和互相攻讦,将“内娱活人”们“杀死”。

这种“爹味追星”的心态,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一来是此前选秀类节目的盛行,让不少选秀出身的艺人,积累了最早期的粉丝,而这些粉丝都是靠真金白银的打投,将自己喜欢的明星送出道,难免会有一种“养成”感,不知不觉中,滋生了“衣食父母”般的控制欲;另一方面,不少粉丝追星,其实并不是多喜欢明星的作品,而是在明星身上投射自己的梦想和渴望,这在某种程度上,和一些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有点像。尤其是在竞争环境激烈的娱乐圈,粉丝会对明星有各种要求和期待,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这种投射过了度,变了形,就会出现匪夷所思的“家长式追星”。

虞书欣说的话,的确掏心掏肺,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流量艺人对粉丝的依赖和妥协。按理说,演员的本职工作是演戏,歌手的本职工作是唱歌,不靠粉丝吃饭的话,大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但是当下流量艺人的生态,讨好粉丝,稳定粉丝群,让粉丝别闹事,也成为不少明星的工作内容。只能说,食得咸鱼抵得渴吧。

但是,这对于粉丝来说,追星追得过于“爹味”,真的算不上一件好事,给喜欢的明星带来困扰,也让自己的理性逐渐迷失。撒贝宁曾经说:“追星的人,其实追的是自己,是在为不完美的自己设计一个理想中的生活、人设和状态。”但这种追逐,最终不应该落脚于对他人的苛求和谩骂,而应该成为自己努力和向上的动力。如果每天总是忙着对明星品头论足,管头管脚,又哪来的时间去提升自我,变得更好呢?这样的爱,对明星,对自己,其实都是一种消耗和负担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