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举轻若重” 能力“举重若轻”

社会 2023-04-27 00:30:04 浏览
做到“举轻若重”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建林李彦斌

谷旱季节,塞北的深夜依然寒气袭人。

在集(宁)大(同)原(平)加快铁路山西段冯村跨韩原铁路特大桥钢横梁吊装作业现场,张万福率领吊装班抢抓经营铁路的夜间“天窗点”,连夜突击施工。

4月18日晚9点,张万福延迟抵达作业现场,再次检点每一个工点、每一项安保措施,“只要每一步都走扎实了,能力把事变隐患踩在脚下”。

当晚,吊装班28人将集思广益发明全国单榀钢横梁吊装最重纪录。

“这是目前国际最重的单榀钢横梁,重达276吨,相当于同时起吊92只成年大象,在六层楼的空中转身,更要确保对位精度管制在5毫米以内。”从事钢横梁吊装施工十多年,张万福认准了一条阅历:要想“举重若轻”,必先“举轻若重”。

两个月前,张万福到来中铁十七局集大原高铁二标名目工地,为成功这次吊装施工义务做足了预备。

只管实战阅历丰盛,但张万福还是精打细算参与上岗培训,考取吊装工合格证。“施工环境千差万别,要想不出过错,须要从现场实践着手,吃透每道工序。”他说。

针对6榀钢横梁拟定6套吊装施工打算,准确计算出每榀钢横梁的重心位置,驳回3D打印机打印实体模型,重复推演吊装环节,屡次提升施工打算……张万福带着吊装班每天参与安保技术交底流动和业余培训,每天都要对吊装作业指挥系统、地基承载力、吊机功用、索具等启动现场测验。

跨经营铁路途路施工,须要在早晨11点半至清晨1点半作业,难度大,责任更大。每次施工,铁路电务、工务、车务、供电等十多个无关单位都要前来“围观”,派专人盯岗协调。

“渺小的钢横梁与铁路接触网最近的距离仅1米多。一旦在规则的时间内没有成功架梁义务,或许是损坏接触网,结果无法构想。”吊车司机狄杰对肩头重任有着明晰的认知。

依照张万福的口令,狄杰精准操纵千吨级履带吊将钢横梁起吊。当吊臂旋转摆正至韩原铁路正上面时,四组缆风绳工人经过收、伸缆绳,及时调整吊装作业。

在钢横梁底距墩顶50厘米时,张万福依据智慧化监控系统,加快剖析吊装角度、速度、牵引力等数据,收回一道道指令,确保首次对位精度管制在20毫米以内。随后,附丽暂时滑动撑持装置,以及4台10吨重的千斤顶,启动毫米级距离微控,成功钢横梁精准落位。

随着焊花飞溅,钢横梁被稳稳托举在空中。不远的未来,两列火车将在这里交织奔驰,各奔远方。

20日清晨1点,冯村跨韩原铁路特大桥最后一榀钢横梁吊装施工成功。张万福最后一次性“扫描”作业现场,“哪怕一颗小小的螺丝,也不能掉落在经营铁路途上”。

天黑后,张万福带着吊装班赶赴集大原铁路下一个名目工地。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