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枰记 从北到南 滚灯不灭 新民艺评丨

娱乐 2023-05-11 20:46:35 浏览
双枰记

“别处的灯,要么提、要么挂、要么抬、要么放,总是稳稳得当摆着给人看的。只要这滚灯,可以抛、可以掷、可以滚、可以压,烛火总不会灭。”

以滚灯为贯通意象的话剧《双枰记》日前在沪演出,展现了三共性情各异的男主角少时相遇,然后走散,重逢时各自都教训崎岖,但胸中炬火照旧炽热。

上海静安戏剧谷展演时期,话剧九人的《双枰记》如约而至。《双枰记》在艺海剧院的最后一场演出圆满落幕,谢幕时观众的掌声雷鸣,在两个小时内似乎看完了主角三人如泣如诉的永世。

话剧九人是北京大学校友创立的青年戏剧团队,创作了《四张机》《春逝》《双枰记》这一系列民国常识分子戏剧。《双枰记》降生于2021年,是话剧九人剧团成立第十年推出的第十部剧本,也是民国常识分子戏剧中的第三部。该剧讲述了1933年,在南京江宁一所监狱里发作的故事。

收场时程无右和卢泊安的对话就惹起了观众的阵阵笑声,一个粗俗无赖的文人和一个文质彬彬的文人的对话处处充满着反差和笑点。程无右明天就要被闭庭审讯了依旧一副事不关己的容貌,卢泊安为了程无右的安危写信给今日故交郎世飖,宿愿能请他来做辩护律师。可程无右一听到郎世飖的名字就像被扑灭的炮仗。他们三人曾经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却由于一场误解反目。

剧中归结的时间与演出时间分歧: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观众见证了程无右、郎世飖和卢泊安从抱负相投的青年走向一模一样的人生轨迹。程无右投身反派,成了被在校生们反对的共产主义首领;郎世飖自北向南讨生存,成了混迹上海滩的职业律师;卢泊安远离政治分心教书。故事的开头,程郎二人解开心结,程无右赞同让郎世飖做他的辩护律师,郎世飖则对程无右做出承诺:“若有那日,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十年时间两人虽被误解相隔,但友谊却真诚如初。

滚灯这一意味贯通一直,回味无穷。程无右从摆棋摊的冯小寒那里买下了她爷爷做的滚灯并送给了郎世飖。郎世飖退出南京达到北京,从头至尾都带着那滚灯,直到结识了唱京韵大鼓的邵玉筝,为了激励她郎世飖将这盏滚灯送给了她。直到多年后时局动乱,邵玉筝辗转到来了南京,当她在冯小寒的棋摊上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滚灯时激动万分。邵玉筝说:“别处的灯,要么提、要么挂、要么抬、要么放,总是稳稳得当摆着给人看的。只要这滚灯,可以抛、可以掷、可以滚、可以压,烛火总不会灭。”

这盏滚灯似乎剧中的每一个体物,他们少时相遇,然后走散,再重逢时各自都教训了生命中的数道崎岖,但胸中的那团炬火照旧烧得炽热。邵玉筝和冯小寒虽不是客人公,但她们坚韧的生命力也让那个时代的女性笼统绽开出光芒。

《双枰记》中的三个主角唯有郎世飖的人物塑造颇为平面,他生存中的大少数人,有现实但必需为了成功它或忍气吞声、或曲线救国。程无右的极其性情让收场的大段文人交换台词不至于堕入爽朗,但在故事启动中程无右并无太多扭转,哪怕在快要终局的局部误解解开,他也依旧听不出来郎世飖的话,显得人物性情有些繁多。卢泊安的塑培育更扁平了,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也有了报国、救国的幻想,但为了明哲保身他尽量不谈政治,在剧中最大的作用是做个和事佬,让程郎二人解开误解。

该剧经常使用的导演手法与戏曲扮演中的线性叙事有相似之处,线性叙事时空变换灵敏,几十年的时间如线般在舞台上穿越、回溯,与同西方戏剧中的点式、面式叙事手法一模一样的。除此之外,《双枰记》中还添加了京韵大鼓、南宋词人蒋捷所作的《虞美人听雨》、伯牙子期的典故等古典元素,出现出中国话剧民族化开展的现象,十分令观众快慰。

从北到南

话剧九人的剧有一个显明的特点:剧本内容扎实,舞美繁复,其台词极具文学性。这是当下中国戏剧越来越容易失落的质量。戏剧艺术是有质量门槛,戏剧从业者爱护好质量门槛,人造会吸引更多有谋求的观众。(刘坤)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