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是如今的哪里(西周首都镐京是如今的哪里)

百科 2023-04-17 14:10:13 浏览
镐京是如今的哪里(西周首都镐京是如今的哪里)

西安:环球四大古都之一,秦朝期间此地曾是秦始皇弟弟长安君成蟜的封地,所以汉高祖刘邦在此地设置长安县,京都名曰“长安城”。长安县也成为西安市辖区内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广、人口最多,名望最大的一个区县。

若论西安建都之初始,可追溯到西周的“丰镐二京”。因强汉盛唐崛起于“长安”,故“丰镐”之名提及不多。

长安县今名长安区,25个街道办事处,将近110万人口,长安区西片有马王、灵沼、高桥、细柳、斗门、王寺6个街办,其中马王、灵沼、高桥在沣河以西,细柳、斗门、王寺在沣河以东。

这6个街道如今基本被沣东新城、沣西新城、高新区三个开发区托管开发,开展突飞猛进。

斗门镇如今的最新称说叫“斗门街道办事处”,是长安县设区后兼并镐京乡而成。此地原为宗周镐京所在,地处沣河以东,一河之隔的沣河以西马王镇就是丰京之所在。这两座双子城也被称为“丰镐二京”。

斗门镇如今户口本都换了,虽地处县境,但行政上附属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全权管辖。前几年李琦/郭达/王木犊主演的电视剧《西安虎家》曾让斗门镇火了一把。如今沣东新城“农博园”“诗经里”“昆明池”三大景区都在斗门地界上,“斗门”之名堪称风头最劲,如雷贯耳。

于是汉武帝想讨伐昆明国,然而据说昆明国水师部队比拟凶猛,且昆明国有滇池,方圆三百里,因此对比着滇池开凿一池,以练习水军,以便讨伐昆明国,故得名:昆明池,以训练水师。

据《西安通览》所载:昆明池与沣水相通的中央有调理水量的斗渠闸口,因地处斗闸处而得名“斗门镇”。

昆明池在斗门镇的西北,一说起“昆明池”,首先想到的都是汉武帝,还有昆明池两侧的牛郎织女。实践上昆明池早在尧帝期间就积水成泊。

《三辅黄图》引《三秦记》记录:“昆明池中有神沼,尧帝时治水,尝停船于此池。”昆明池进水来自沣河,《诗经·文王有声》记录:“尧帝时,沣水泛溢,大禹治之,使之入渭。”可见大禹也曾管理过沣河,足见此处人类流动之早。

如今

夏商之时《尔雅》记录:“河西曰雍州。”西周期间,《诗经·大雅》:“文王伐崇,作邑于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据《秦本纪》记录:周平王将首都东迁洛邑,先秦期间斗门这一带是“毫国”,秦灭毫国,此地为杜县所属。自汉起为京师长安之京畿之所。

依据《三辅黄图》记录:“汉朝皇帝拜天祭地的圆丘就在在昆明渠南,清朝期间残迹还高二丈,周长一百二十步。唐朝期间长安县城外辖59乡,斗门镇此地为大统乡和同洛乡。

唐武德九年,过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就是在昆明池给秦王李世民下毒的,过后本地出了一位擅长种树的绿化能手郭橐驼,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还亲身为其作传。

北宋期间长安县设3镇6乡6里,斗门镇此地为同乐乡。明朝期间长安县城外设5乡49里,斗门镇此地为苑西乡。

明清期间长安有一条西去户县周至的官马小道,由西安城西门向西,经北窑头、常家庄、斗门,过古灵桥(沣河桥)、经马王至户县大王镇,直奔周至县。斗门镇座居交通要道,构成物资集散地,因此与清朝期间设“斗门镇”,是清末长安县八大古镇之一。

长安县历来只要县令,没有主簿,因斗门镇为长安西路重地,天文位置十分重要,乾隆三十八年,过后的陕西巡抚毕沅在斗门镇设立“主簿分衙门”。

斗门镇最早是个村,有土城墙,开东、西、南、北4门,清朝期间设镇,清朝前期叫“斗门廒”,“廒”原是各社贮存食粮的粮仓,清朝雍正年间将现代的乡、里建制该为仓、廒建制。“廒”随成为一种行政建制,相当于如今的“乡镇”一级政府机构。

过后长安县城内设坊,城外设廒;依据清朝嘉庆年间《长安县志》记录:长安县设有18廒,西乡设6廒,其中就有斗门廒 ,依据县志记录:斗门廒在县西四十里,有斗门镇,共管辖42村 ,其中就有斗门北村 斗门南村 。

到了民国初年编撰年的《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录的更为清楚,长安西乡置6廒,斗门廒在县西40里,有斗门镇。分10个保证所,统辖48村,廒在斗门南村。全廒居沣水以东,沣水自马王廒流入,北流入田许廒。

细柳原南自河池、姜仁两廒入,北经斗门镇,又北过丰镐村,绝昆明池北口,又北经王寺廒,易名曰高阳原。昆明渠自河池廒流入,经刘旗寨,南过孟家庄折北流,经丰镐村,北流入王寺廒。全廒有2255户,人口11949人。

明朝期间设西安府,曾经管辖31个县,到了民国2年西安府更名为关中道,管辖43个县,民国16年将长安县城内和四关剥离进去,成立了西安市。因面积太小,人口太少,西安市被撤销。

民国20年长安县设10区,斗门乡为第3区驻地,到了民国33年,复设西安市。这次除了西安城内和四关地域,西安市远郊乡镇也被划归市辖,其中就包含“斗门乡”。

长安束缚以后,在县政府和乡政府之间还有一级管理机构叫“区”,是长安县政府赋予的管辖乡镇的派出机构。1949年刚束缚长安县有32个区,到了1952年兼并成17个区,其中第9区就是“斗门区”。

1955年有兼并为14个区,斗门区管辖太平乡、斗门乡、中隆乡、灵沼乡、沣西乡、高桥乡合计6个乡,同年斗门区的4个乡,随郭杜区2个乡和韦曲区1个乡曾持久划归西安市管辖。“区”这个机构存在时间很长,直到1989年底长安县兼并为7个区。

斗门区还管辖马王镇、斗门乡、镐京乡、纪杨乡、灵沼乡、高桥乡算计6个乡镇。

斗门区的驻地在斗门乡,设镇晚于马王镇,1984年,长安县将将沣西人民公社改为马王镇政府,斗门乡到1990年才再次设立斗门镇。

上学时从马王到七中打篮球,过了火车路有好大一个坡,自行车闸不好,路面有坑坑洼洼,好几次摔的人仰马翻,进了斗门镇十分冷落,看见琉璃瓦房檐的粮站,基本上就到七中了。

斗门镇街道由北村和南村组成,南村建村比拟早,大略在唐朝期间,如今的斗门南村在韦斗路两侧,由东兴堡和西兴堡2个体造村合计7个小队组成,村民有3000余众。

凡是关中地域带“堡”的村子,古时分都修有城墙城堡,斗门也不例外,有城池的中央就有城隍爷,所以南村曾有规模巨大的城隍庙,曾经改为学校,如今规模很小,前殿供奉城隍爷和城隍婆,后殿供奉观音菩萨。

斗门北村是明清期间的移民村,由新围墙、老围墙、四门村、永安堡、4个体造村合计8个小队组成,以苏姓、左姓、孟姓、为主,秦腔艺术大家孟遏云就是本村人,村民和南村旗鼓相当,村边疆无关帝古庙。

束缚初期西郊沣河两岸马王、斗门、王寺一代经济基础较好;革新开明初期,过后这几个乡镇的经济都比拟凶猛,马王镇有大型企业铜网厂、毛纺厂、北沙场;

王寺镇和纪杨乡的小型炼钢厂名闻遐迩;斗门镇和镐京乡以修建钢管、扣件、行道砖消费租赁、造纸厂、面粉厂称雄西安市场;远销全国。

2009年沣渭新区设立,斗门镇附属沣渭新区托管,经济步入开展慢车道。2014年第七个国度级新区西咸新区成立,沣渭新区变成沣东新城,斗门镇实践上全权归其一致开发。

因地处沣东新城外围肠带,经济开展更是一发无法收拾,三大景区绕斗门镇而建,古镇斗门如今火爆的一塌懵懂。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