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多少年历史(中国元朝多少年历史)

百科 2023-04-17 16:44:41 浏览
多少 元朝多少年历史(中国元朝多少年历史)

1368年1月23日,元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一致南边,建设明朝,之后派遣徐达领兵北伐边疆,进攻元朝首都大都。

此时的元朝皇帝是元惠宗,在明朝大兵压境的状况下,9月10日元惠宗率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以及大小官员百十余人,开大都的健德门,撤离北走上都。

9月14日,明军从大都的齐化门攻城而入,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中书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人拒绝投诚而殉国,元朝在边疆的统治完结,回到外乡蒙古草原。

此时的元朝仍管制着中书省的西部地域、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以及位于西南的飞地云南行省等省份,仍保有必定的力气,与明朝构成南北相持,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

元惠宗撤离大都后,继续经常使用“大元”国号。通过与明朝的几次抗争,北元先后失掉几十万兵力,再也有力南下与明朝相争,元惠宗试图复原边疆故土的希图彻底失败。

元惠宗死后,元昭宗即位,立意仿效周宣王姬静、汉光武帝刘秀等中兴帝王一样中兴大元,复原元朝在边疆的统治。

但元朝曾经属于强弩之末,在明军六次北伐的弱小功势下,元朝在军事、经济方面遭受了渺小损失,彻底丢失了与明军争夺天下的实力和信念。关于明朝而言,蒙古曾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个边疆王朝的剩余权利。

元昭宗逝世,其弟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继位,继续和明朝反抗,屡次进攻明朝边陲,但都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1388年也速迭儿用弓弦缢杀了元天元帝篡位称汗之后,蒙古开局逐渐决裂为东部鞑靼(蒙古本部)、西部瓦剌、鞑靼东部兀良哈三大部落。

元天元帝败亡之后又历经四代传至坤帖木儿时,鬼力赤于明建文四年(1402年)杀害坤帖木儿,继而登上大汗之位。明正统三年(1438年),瓦剌部的脱欢培植大汗脱脱不花击败同时并立的大汗阿岱,一致了蒙古诸部。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脱欢之子也先入侵明朝,俘虏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史称土木堡之变。[达延汗与满都海哈屯在15世纪从新一致蒙古诸部,史称达延汗中兴。

但是,达延汗在帝国以封地的名义分封于其儿子与亲戚,造成了帝国统治的权利下放虽然权利下放,但是达延汗与蒙古贵族之间仍坚持着良好的关系,孛儿只斤家族的内斗并不重大,直到林丹汗统治时期(1604年-1634年),蒙古外部的纷争中削弱了自身的力气。

明崇祯八年四月二十八日(1635年6月12日),林丹汗之子额哲投诚清太宗皇太极过后统治的后金政权,元太祖成吉思汗建设的大蒙古国历经430年之后正式宣告消亡。

历史上咱们普通把元朝的消亡时间定于1368年。而“北元”的“北”理论用于辨别1271年建设的元朝和1368年之后的政权。

但是常年以来,关于这一史学概念的经常使用领域却众说不一。争执的焦点就是“北元”是指1368年至1388年这20年间的蒙古历史,还是指1368年至1635年这268年间的蒙古历史。

其实,咱们所说的“北元”仅指大蒙古国的一个阶段。大蒙古国(1206年-1635年)依照中国称号的划分,可划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鞑靼(1388年-1635年)。

从成吉思汗开局的“大蒙古国”政权依然继续,鞑靼政权常年沿用元朝时代的汉制职官,至达延汗时才基本勾销。大蒙古国政权间断至1635年察哈尔部为满洲的后金所消亡。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