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十大愿全文解说 普贤菩萨十大愿

百科 2023-05-02 00:20:08 浏览
普贤菩萨十大愿全文解说

普贤菩萨十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全文解说)

普贤菩萨曾经发了十个大愿,称为“十大愿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指礼敬诸佛、美化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和普皆回向。意思就是宿愿环球敌对,百姓民不聊生,国度兴隆兴旺,人民生存的好,不会被世俗羁绊,小孩学业有成,长大成为国度栋梁之才,一切人的愿景。

阿弥陀佛是总相,

普贤菩萨十大愿是别相。

念普贤行愿品,

即是念阿弥陀佛,

念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行愿。

何以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呢?

一者礼敬诸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二字,即是皈依。

既皈依,岂有不礼敬的吗?

二者美化如来

梵语阿弥陀佛,此云无穷寿无穷光。念阿弥陀佛时即是美化佛无穷寿,无穷光。

人世法都是有量的,岁数最大不过六七十岁。赞七十者曰古稀,叟又记得礼记赞人高寿,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到一百以外,就无赞词了。

所以说人世人的寿是有量的,念阿弥陀佛,就是赞无穷寿。又人世上让人占得好处,人必美化曰:“占光,占光。”今念阿弥陀佛就是赞无穷光,同时所占的光,也更广阔了。

三者广修供养

供养有法供、有财供。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赞佛无穷寿无穷光,就是“法供养”。又既以念佛为法供养,岂无一香一花为“财供养”吗?

四者忏悔业障

五停心观中所提的多障众生念佛观,故知念佛即是忏悔业障。忏悔有三种:一者、取相忏,二者、作法忏,三者、无相忏。

普贤菩萨十大愿

取相忏者,念佛感应道交,得见好相,罪即忏除。然佛力加被有显加、有冥加,纵未见好相,安知非已得佛力冥加呢?

作法忏者,犯戒须向公众僧求忏悔,以同名同号的佛很多。

念一阿弥陀佛,即是向无穷有数阿弥陀佛前求忏悔,亦通无相忏。法性无相,念法身佛即能忏罪。念佛不起妄想,即与诸佛法身相应,亦与己之法身相应。

喧扰法身,一法不立,故契无相理,即得毁灭罪障,故曰:“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无相忏即实相忏,实相无相,所以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念佛即通三种忏悔。

五者随喜功德

念佛法门,系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美化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叫咱们念阿弥陀佛。咱们依教奉行念阿弥陀佛,岂不是随喜功德吗?

六者请转法轮

念佛就是请佛说法,求见相好,求见黑暗,也就是请佛说法。佛法常住辞世,无机则显,无机则隐。能念得感应道交,就得见佛,就能闻法。念佛时岂不是请转法轮吗?

七者请佛住世

佛本无生灭,随众生心生而生,随众生心灭而灭,一念念佛一念生,念念念佛念念生,众生心若能依佛而生,佛即依众生心住。念佛岂不就是请佛住世吗?

八者常随佛学

佛以因感果,菩萨道为因,成佛为果,一切佛皆以普贤行为因,故普贤行为诸佛普因。又十地菩萨皆不离念佛之因,而得成佛,念佛岂不是常随佛学吗?

九者恒顺众生

常顺众生性,不顺众生相,咱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恒顺众生性,何以故?人人都具备自性弥陀,故自性弥陀者,即法身佛是也。

同一无穷寿,同一无穷光,上至诸佛,下至蠕动含灵,皆具佛性,岂不念佛即是恒顺众生吗?

十者普皆回向

普贤行愿品中说:“我此普贤殊胜行,无际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浸诸众生,速往无穷光佛刹。”

普贤行具足无穷福德,故云殊胜。六道众生沉浸分段生死中,三乘圣人沉浸变易生死中,唯佛超登终究此岸,以殊胜行,普为众生回向,生佛净土。

约事相说,无穷光佛土,距娑婆环球十万亿佛土。然事不无理外,故曰:“处处总成华藏界,从教何处不毗卢。”虽说生西方净土,亦不出华藏环球实报肃穆土,亦即是生自性中常寂光土。所谓“生则决议生,去则实不去。”

所以说念佛具足十大行愿。

若能读普贤行愿品大乘经,又能念佛回向极乐环球,当然下品上生。若不认字,不能读诵大乘经典,分心念佛,不假多不便,亦决议往生。

弥陀经云:“无法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又说:“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极乐环球。”

然而咱们念佛时,要万缘放下,以喧扰心念十念。若心不清,一边念一边又打妄想,那么,想往生恐怕没有那样容易。

所以念佛要口里念著,耳朵听著,心里记著,三业喧扰,字字明显的念,就会离苦得乐,决议生西。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