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资产平均余额怎样计算活动资产平均余额是什么意思

科技 2023-03-27 18:55:07 浏览

活动资产平均余额是指企业在必定时间内,活动资产的平均余额。活动资产包含现金、银行贷款、应收账款、存货等能够在短期内转化为现金的资产。活动资产平均余额是企业运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它反映了企业短期内资金的运用状况和活动性的强弱。

活动资产平均余额的计算方法是将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资产余额相加,再除以这段时间的天数。例如,某企业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这一年中,其活动资产余额区分为:1月1日为100万元,2月1日为120万元,3月1日为80万元,4月1日为90万元,5月1日为110万元,6月1日为130万元,7月1日为140万元,8月1日为150万元,9月1日为160万元,10月1日为170万元,11月1日为180万元,12月1日为190万元,12月31日为200万元。则该企业2019年的活动资产平均余额为:

(100 120 80 90 11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365=129.86万元

活动资产平均余额的高下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益和财务状况。假设活动资产平均余额较高,说明企业的活动性较强,能够更好地应答短期内的资金需求,但也或者象征着企业的资金运用不够灵敏,存在资金闲置的状况。假设活动资产平均余额较低,说明企业的活动性较弱,或者会面临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应答突发事情等疑问。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运营特点和行业法令,正当管制活动资产平均余额,放弃资金的活动性和灵敏性,提高资金应用效率,从而成功企业的可持续开展。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